1.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2.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3.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思索得越久,就越是对它充满赞叹和敬畏:那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4.所谓宗教,就是把我们的义务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
5.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6.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7.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8.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9.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10.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康德哲学名言
11.所谓的宗教,是指我们的一切义务都要当做上帝的命令而言。
12.谁只有按照别人的选择才能幸福,他是理应感到不幸的。因为,他怎么能担保他的强有力邻人在对于选择的判断将会与他自己的判断相一致呢?
13.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14.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15.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
16.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17.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18.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19.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20.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21.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理性方面也是自然发生、显而易见的。凡稍知廉耻的人不是有时会发现,他原来可以撒一次无伤大雅的谎,以便摆脱某种可厌之举。甚或为其可爱可敬的友人求得某种利益,可是他却仅仅因为害怕暗自鄙弃,而毕竟不曾撒谎吗?一个正直的人只要废弃职责,原可摆脱某种惨境,而其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坚持下去,不是由于他自觉到这样才可以身作则,维护人的尊严,加以尊崇,才可以
22.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23.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24.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25.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26.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27.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28.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
29.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30.Only two things in this world so that our souls are deeply shocked First, 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our brilliant stars overhead, First, our hearts lofty moral laws. 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31.三样东西助于缓解生命的劳累:希望,微笑和睡眠。
32.只有当两个人将自己完全交给对方,而不是仅仅将自己性能力的使用交给对方时,性行为才不是对象化的。只有当伴侣双方互相分享他们“无论好坏以及各方面的人、身体和灵魂”时,他们的性行为才能导致“一种人与人的联合”。
33.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34.人有两种敬畏,一个是头顶无限的星空,另一个是内心无限的思想。
35.这些命令要么单只考虑到结果及其充分性,来规定有理性的存在者的、作为起作用的原因的原因性的哪儿些条件,要么只规定意志,不管它是否足以达到效果。前者将会是假言命令,并只包含熟巧的规范;反之,后者则将是定言的,并且将是唯一的实践法则。所以准则虽然是一些原理,但并不是命令,但命令本身如果是有条件的,就是说,如果它们不是把意志绝对地作为意志来规定,而只是考虑到某种被欲求的结果来规定,即如果只是些假言命令,那么它们虽然是实践的规范,却绝不是实践的法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36.“我们所确信深知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终究会死去。” 作为死亡,似乎是从看到其他事物的消亡中得到的经验。 然而这个命题确是一个必然的命题。 然而或许会有人说,类似于以诺那样的人到底存不存在什么的吧,所以终究这还是一个所谓“还没有发现例外”的经验判断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37.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时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却属于自己。
38.贪是人类内心对外界无止境的欲望。
39.至于逻辑学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它具有这种长处却仅仅得益于自己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它有权利、甚至有义务抽掉知识的一切客体和区别,从而在它里面知性除了自己本身及其形式之外,不和任何别的东西打交道。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0.形而上学的真正路径不是跟杂乱无边的经验对象打交道,而是从理性本身出发,并且至于理性本身产生对话。这才是形而上学的根基,不可拔除。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1.视其为真,或者判断的主观有效性,在于确信(它同时又是客观有效的)的关系中有如下三个层次:意见、信念和知识。意见是一种被意识到既在主观上、又在客观上都不充分的视其为真。如果视其为真只是在主观上充分,同时却被看做在客观上是不充分的,那么它就叫做信念。最后,主观和客观上都是充分的那种视其为真就叫做知识。 读书的乐趣之一就是发现你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偶尔想到了一起。早在读纯批之前很久我就想到了知识和意见的...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2.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
43.男人是容易被考察的,女人却并不泄露自己的秘密。出处:《人类学》
44.能够正好人们心灵的有两个,一个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45.美是道德的象征。
46.启蒙就是人从他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走出。受监护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的状态。如果这种受监护状态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缺乏无须他人指导而使用自己的理智的决心和勇气,则它就是咎由自取的。因此,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智!
47.时间是作为一切直观之基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表象。人们尽管完全可以从时间中除去显象,但就一般显象而言却不能取消时间自身。因此,时间是先天地被给予的。惟有在时间中,显象的一切现实性才是可能的。这些显象全都可以去掉,但时间自身(作为显象的可能性的普遍条件)却不能被取消。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8.“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出处:《判断力批判》
49.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50.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51.道德底原则必然是一项定言令式.出处:《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
52.美最忌讳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远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最痛苦的是你说他无能,女人最讨厌你说她丑陋。出处:《美与崇高的论述》
53.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并不因此就是从经验中发源的经验知识,是我们所接受的印象和我们固有认识能力的一个复合物。 先天的知识:不依赖于经验的,完全不依赖于经验的,即所谓“纯粹的”。 之前的形而上学多是独断论,无中生有的,康德的目的在于厘清理性的范围、规则、界限,使形而上学走上一条靠谱的道路。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更进一步的推进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54.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55.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56.直观在主体中作为主体的形式性状,主体受到客体的刺激,由此获得客体给予的直接表象,这也就是“直观”,也就是外感官的一般形式。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57.Freedom is not letting you do whatever you wanna but teaching you not to do the things you don't wanna do.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58.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就叫作感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59.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60.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61.世界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
62.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63.在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出处:《纯粹理性批判》